|
寧德時代是目前全球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2017年寧德時代以11.84GWh的銷量一舉超越松下和比亞迪,問鼎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寶座,全球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17%和27%。但是,寧德時代卻在招股意見書中寫道,“產能不足”是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隨著公司現有客戶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斷擴大以及不斷開拓新的客戶,目前的生產能力遠不能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應用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規模為69.0GWh,預計到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需求量將超過325GWh,相比2017年增長3.7倍。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量為44.5GWh,同比增長44.5%,預計到2022年產量將達到215GWh,相比2017年增長3.8倍。
除了市場強勁的需求外,比亞迪兇猛的反超態勢也讓寧德時代感到了“產量不足”的危機感。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雖然2018年5月寧德時代以1.97Gwh的裝機量位居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榜首,但在4月比亞迪以1.32Gwh的裝機量力壓寧德時代的1.25Gwh奪魁,“動力雙雄”呈現你追我趕的膠著競態,而2018年全年究竟誰能奪得還未可知,寧德時代要想衛冕成功也不得不狠勁“把袖子擼起來”。
寧德時代的“產能不足”,除了總量的問題,也與產能結構不合理造成產能利用率低有關系。截至2017年,寧德時代鋰離子電池產能為17.09GWh。按照規劃,到2020年,寧德時代的產能預計將達到50GWh。但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大,寧德時代的產能利用率卻在持續走低,由2015年的96.92%下滑到2017年的75.54%。
產能利用率低是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存在的普遍問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總產能135GWh,有效產能110GW,而動力電池裝機總量36.4GWh,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40%。以龍頭企業產能利用率80%估算,部分中小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僅為10%,低端產能過剩明顯。“目前我國動力電池整體產能很高,但很難滿足國家政策調整后對產品的要求。”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隨著國家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同時也被提高,市場洗牌加劇。數據顯示,2017年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企業數量比2016年減少了50%。